【INHERITAGE】傳遞優質生活美學 - 領略頂級生活的極致品味

BJARKE INGELS : Innovative Architectural Genius

城市革新的建築奇才

BJARKE INGELS : Innovative Architectural Genius 城市革新的建築奇才

以大膽、富有想像力卻又具實用性的設計風格顛覆傳統框架,Bjarke Ingels 的作品遍佈全球,橫跨多元領域,展現前瞻視野與「享樂永續」意識,創造全新生活方式與無限可能,被譽為將夢想具體化的建築奇才。

Text_ Edwina Wei  Photo_ Bjarke Ingels Group(BIG)

曾獲《華爾街日報》年度創新設計獎,並被《TIME 》雜誌評選為「全球百大影響人物」的 Bjarke Ingels,源源不絕的創意完美融合永續、創新、功能與生活樂趣,突破制式建築邊界,將想像力化為現實。持續以嶄新的設計語彙回應城市挑戰,使他成為當今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。


 

多元融合的永續領航者

2005 年,他於丹麥哥本哈根創立 Bjarke Ingels Group( BIG ),並且提出了「享樂主義永續( Hedonistic Sustainability )」的概念,亦即為「追求永續並不必以快樂為代價」。這顛覆了永續建築常被認為需「犧牲」的刻板印象,帶來兼顧環保與使用者體驗的新思維。

Bjarke Ingels 推動享樂永續,兼具環境責任與生活樂趣。( © Blaine Davis )
Bjarke Ingels 推動享樂永續,兼具環境責任與生活樂趣。( © Blaine Davis )

他挑戰傳統線性與單一功能,透過一系列大膽又趣味的環保設計,在國際建築界建立重要地位。早期作品 VM Houses ,以「 V 」與「 M 」字形布局優化採光與隱私,展現高密度住宅的解方;8 House 則以「 8 」字形立體社區結合住宅、商業與公共空間,並以連續屋頂坡道串聯各層,甚至可騎單車直達頂樓。成名作之一 CopenHill 垃圾焚化發電廠,結合滑雪場、攀岩牆等休閒設施,不僅解決能源課題,更成為城市文化地標,並於 2021 年榮獲「世界建築獎」( World Building of the Year )。

Sluishuis 建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人工島上,前衛造型融入永續理念,開創水上生活新型態。( © Ossip van Duivenbode )
Sluishuis 建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人工島上,前衛造型融入永續理念,開創水上生活新型態。( © Ossip van Duivenbode )

他的作品從丹麥拓展至歐洲、美洲、亞洲乃至中東,涵蓋住宅、商辦、藝文、交通與產品設計。2023 年獲「 MIPIM 最佳住宅獎」的 Sluishuis,以零能耗與前衛造型開創水上生活新可能;紐約的 Via 57 West、The Spiral 與新加坡 CapitaSpring,從螺旋綠化露台到垂直社區花園,以 8 萬棵植物構築垂直綠洲,為高密度城市注入永續新貌。瑞士山谷的 Audemars Piguet 博物館,以宛若腕錶發條般的螺旋玻璃館融入自然地形;而科索沃的歌劇與芭蕾舞劇院( Opera & Ballet Theatre of Kosovo ),靈感來自傳統鐘形裙飾。這些作品皆展現他結合科技、永續與文化脈絡的設計哲學,映射其對全球建築與城市規劃的深遠影響。

CapitaSpring 用 8 萬棵植物為新加坡高密度都市創造綠色呼吸空間。( © Finbarr Fallon )
CapitaSpring 用 8 萬棵植物為新加坡高密度都市創造綠色呼吸空間。( © Finbarr Fallon )

不斷挑戰前進的設計先鋒

正當事業如日中天,Bjarke Ingels 40 歲生日後因嚴重偏頭痛與視覺異常被迫休養。這段經歷讓他重新審視人生與工作,更堅定「把每一個案子都當最後一個來設計」,並相信設計應積極正向,「不是做減法,而是找到既永續又精彩的答案」。

科索沃歌劇和芭蕾舞劇院,以當代設計重新詮釋傳統文化。( © Bloomimages)
科索沃歌劇和芭蕾舞劇院,以當代設計重新詮釋傳統文化。( © Bloomimages)

因此,即使案源遍及全球,BIG 仍積極尋找共鳴。觀察到日本 Not A Hotel 挑戰傳統飯店規範,並擁有相同的冒險精神與品質承諾後,BIG 主動聯繫並合作完成 Not A Hotel Setouchi 專案。該設計融合北歐現代主義與日本傳統美學,模糊室內與戶外邊界,強調建築與自然的緊密連結。

科索沃歌劇和芭蕾舞劇院,以當代設計重新詮釋傳統文化。( © Bloomimages)
科索沃歌劇和芭蕾舞劇院,以當代設計重新詮釋傳統文化。( © Bloomimages)

20 年間,BIG 已從創辦人一人,發展為擁有約 700 人的跨國團隊,並於紐約、倫敦、巴塞隆納、上海與洛杉磯設立辦公室。近期完工的新總部,整合景觀( Landscape )、工程( Engineering )、建築( Architecture )、規劃( Planning )與產品( Product ),以首字母命名為「 LEAPP 」,展現 BIG 全面性的設計方法。與 Unicon 合作的「 Uni-Green 混凝土」首次應用於此,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約 25%,突破混凝土可持續性的界限。
 

Not A Hotel Setouchi 屋頂覆蓋太陽能瓦片,以現代語彙轉譯傳統日本屋瓦。( © Mir )
Not A Hotel Setouchi 屋頂覆蓋太陽能瓦片,以現代語彙轉譯傳統日本屋瓦。( © Mir )

新總部以開放透明的空間與綠化設計,成為激發交流與創意的理想場域,證明 Bjarke Ingels 不僅在外形上創造視覺震撼,更深度承擔社會與環境責任,讓建築成為城市革新的驅動力。

螺旋狀玻璃建築融於地景,無柱空間呼應鐘錶工藝,實現新舊共生。( © Audemars Piguet )
螺旋狀玻璃建築融於地景,無柱空間呼應鐘錶工藝,實現新舊共生。( © Audemars Piguet )
BIG 哥本哈根新總部內部空間挑高開闊明亮,黑鋼鋸齒樓梯引導動線並創造視覺震撼。( © Laurian Ghinitoiu)
BIG 哥本哈根新總部內部空間挑高開闊明亮,黑鋼鋸齒樓梯引導動線並創造視覺震撼。( © Laurian Ghinitoiu)

Related Articles

相關文章